春秋国际旅行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正华
在我热爱党、热爱劳动的职业生涯中,幸运地经历了中国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波澜壮阔的中国已持续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大潮。自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改革开放号角,春秋企业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春风,得益于上海这块成长的沃土,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亲历者、见证者、受益者,是伴随改革开放成长的上海民营企业、民族大众化航空旅游品牌。
十年初创,率领知青艰苦创业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确路线。时任长宁区遵义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的我,接到区委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解决返城知青就业问题。
在长宁区党委的支持下,我没要国家一分钱,组织返城知青一口气办了汽车修理厂、客运公司、货运公司、出租车公司、旅行社和刺绣厂六家企业。
经历了3年的打拼,汽车修理厂甚至东拼西凑造出来了第一辆汽车,卖了2万多元。客运公司每天有40辆大客车往来于上海与苏北城市之间,货运公司每天有约70笔生意。大家干劲十足,企业经营得红红火火。
在那风气渐起的时代,我响应党的号召,毅然决定离开体面、稳定的公职身份,率领知青们艰苦创业。当时,国内发展相对落后的是旅游业,不需要大规模资金投入也能滚动发展。根据欧美的出行趋势,我判断,旅游业必将成为群众性、大众化的消费热点,前景无限。所以我选择了开办旅行社。
那时,正是1981年12月,改革开放的第3年。
80年代的旅行社都是国字号,只有国旅、中旅、青旅三家,担负的也是民间交流往来的重任,当时称得上是“第二外交部”。
春秋旅行社的注册登记号是007号,上海第7家旅行社,也是中国最早一批旅行社。30多年前,10多位青年和一个两平米的铁皮亭是春秋所有的财产。在中山公园对面、当时的20路电车终点站旁边的角落,开始了第一次创业。没有政府背景、没有财政支持、没有稀缺资源,依靠的只有双手,只有奋斗。
当时大多数旅行社还在一门心思只做团队游,旱涝保收,钱赚得安稳。一本“世界旅游及其哲学”的著作让我如获至宝,为我指明了旅游发展的方向,我开始让春秋旅行社专做“散客成团”。但办社初期,手中没有一点钱,员工没有一个懂行人,专业知识是一张白纸,营业场所是一个小摊位,经营十分惨淡。
面对困境,我就告诫员工“艰苦才能创业,创业永远需要艰苦”,当时火车票十分紧张,我就带着大家到火车站通宵排队筹措车票。白天奔波,晚上请旅游专家上课学习,摸索培养了中国第一批导游队伍。
第一笔生意,是28人的团队到苏州。大巴是借的,油票是向亲戚朋友“讨”来的。不认路,还要忍受司机的责难。顾不上吃饭,晚上还要帮忙洗车。但是,有生意做,就有了希望。
到80年代末,春秋营业规模从1万元到1415万元,利润从0元到44万元。
上海第一走向全国第一
1992年,小平同志发表了著名的南巡讲话:改革开放的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90年代初,也是中国早期互联网的开端。我从一开始认准,it技术会深刻地改变这个世界。从90年代初开始,春秋就尝试与国内大学的专家合作做it系统。由于对旅游业务不太了解,系统不接“地气”,始终没有使用。
彼时,春秋散客成团的业务渐渐遇到瓶颈——由于全凭人工操作,手动改写票板,庞大的业务量非常容易出错。没有it技术的支撑,业务扩展会受到很大限制。
大胆试,大胆闯!
我聘请了英国留学的技术专家,自主开发了诺威网络平台(novell netware),告别了手工票板的传统,实现了全国联网,全国统一出票,统一财务结算,在国内首创了科技兴旅的先河。
在上海运作成功后,春秋的工程师每天背着电脑去郊区、去县城推广网络,一个门店一个门店安装系统,日复一日,最终在全国形成了3000个电脑联网的网络零售店,为招徕散居全国各地的散客成团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1993年,春秋获得上海国内旅游第一,并在美国设立分公司。时隔一年,春秋一鼓作气登上了国内旅游第一,并连续保持了十六年。
收获多年的全国第一之后,我开始寻找春秋旅游的下一个“制高点”,先后考察学习了欧美国际知名旅行社的业务模式。旅游要发展,需要引进新的生产力。1997年开始,春秋大胆使用了包机业务——把整个飞机的座位都包下来。
当时,航空公司从欧美经上海回北京的飞机,回到上海后一半客人下了飞机,飞北京时就空了一半座位。我冒着巨大的风险,将这部分空座位包了下来。
将空余座位填满后,飞机从上海到北京基本不增加成本,大概一架飞机成本人均增加20元,但是空座位卖出去的票价是几百元。一进一出之间,不增加任何投资,航空公司半年多净赚了一个亿,有效提升了利润水平,春秋也充分利用了闲置资源,实现了双赢。
90年代中期,海南正经历痛苦的楼市泡沫,地产商纷纷撤退,当时没有一架飞机飞三亚。我又游说包下了航空公司的机票,组织了大批游客游海南,结果一炮打响。
7年包机,春秋旅游累计包机3万架次,覆盖全国30余座城市,客座率保持在99.07%,营业规模从4.1亿元到28.9亿元,净利从249万元到6603万元,并为开办航空公司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二次创业,春秋飞向蓝天
想办航空,无疑是痴人说梦。航空公司都是国有,哪有民营企业的半点机会。但我一点也没有气馁,机会始终留给有准备的人。
1997年起,春秋旅游每季度都要向民航总局送一份报告,内容很丰富:旅游包机是怎么回事,旅行社、旅客、航空公司各有什么得益,包机成功的关键点在哪里、怎么去提高客座率等等,被民航局的同志热情评价为“春秋现象”。
2003年底,党中央、国务院宣布要打破国企对民航业的垄断,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垄断行业和领域。改革的春风又来了。2004年1月,中央召开新闻发布会,有记者问到“是不是打算开放民营进入航空业”的问题时,时任民航总局局长杨元元不加思索地回答:“有一家大的旅游社,我们准备批准他们办航空公司”。
经过1年多的筹备,2005年7月18日,随着春秋航空的第一架飞机冲上了云霄,春秋拿着办旅游攒下的全部家当,开始了第二次创业。
这番创业又走出了一条新路,创造出了中国民航史上的多个第一。第一家由旅行社办的航空公司,第一家自建销售系统的航空公司,第一家定位于低成本大众化商业模式的航空公司。
为了降低成本,在上海两大机场的支持下,春秋航空自行设计了航班离港系统,震惊了中国民航界,每年节约成本从几千万到上亿元。一张简化的登机牌,成本仅0.03元,和普通登机牌的0.4元相比差了10倍,一年也能为公司节省近百万元。
除了技术创新,我还带头节俭。公司办公楼租用的是80年代的大楼,我和ceo合用一辆轿车,出差就住快捷酒店,有时还住地下室等等,但是在人才、员工、安全和培训方面,我们非但不省一分钱,还要大幅度向这些方面倾斜,在浦东自贸区投资了8亿元兴建飞行员培训中心。
2008年上海一场大雪,让上海虹桥、浦东机场的飞机都“趴”在地上,大量旅客滞留在机场。机场和驻场的传统公司都出动了价值百万元的除冰车,我们则出动了自行设计的“土炮”,造价仅4.5万元。先用扫把、抹布扫除冰雪,再喷洒除冰液,和大雪拼搏。当春秋航空的飞机凌空而起时,其他公司的飞机大都还没起飞。这种“土炮”精神一直激励着春秋永远奋斗。
2015年1月,春秋航空成功上市,是中国第一家民营航空上市公司。
春秋航空从开航的3架飞机发展到如今的84架飞机,是中国最大的民营航空公司。2017年,运输旅客1716.91万人,实现营业收入109.71亿元,净利润12.62亿元。
感恩党的改革开放,感恩时代
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给予春秋发展的机遇。企业做大做强了,个人富裕了,千万不能忘本,要感恩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感恩社会,感恩政府,回报员工和人民。
春秋集团2017年营收185亿元,纳税总额12亿元。2006年至2017年累计纳税总额50.9亿元。春秋从不欠缴一分钱,近四十年的诚信被誉为“春秋大义”。
我将70%股份分给了优秀骨干,员工同心同德,和企业发展共命运。大家都说,在春秋拼命干,既是为国家干,也是为公司干,归根到底是为自己干。
春秋集团和员工个人累计捐资1900万元,设立“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为地球母亲专项基金”,在北京西北海拔1500多米的河北康保县四千余亩沙化退耕地植树造林。平均海拔1450米、年降雨量(雪)小于350mm,蒸发量却达1500mm,当地人比喻“种活一棵树,比养活一个儿子还难”。春秋以“北京少几颗沙子,康保多几片绿叶,农民多几元钱”为目标,在康保种活了28万棵树。
公益活动在公司蔚然成风。旅游会展部发起“温暖帕米尔”对接资助132名遥远边疆新疆喀什塔县的贫困学生。航空为云南儿童免费承运爱心物资,为长宁区500户特殊家庭组织免费公益旅游等等。春秋集团获评第八届上海慈善之星。
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再出发
改革的春风,让春秋有幸成为中国经济创新发展的组成部分之一,共同为发展壮大大众民航事业贡献力量。
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对于民营企业的“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的重要论述,为民营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更为鼓励民营企业创新发展、争创国际一流民族品牌铺平了发展的道路。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始终强调人必须有信仰,公司的党建工作我一直亲自抓。作为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我坚持理想信念教育,亲自为基层党员上党课,每次党课上,都出现50余名员工在活动现场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的感人场面。春秋响应党的号召,率先完成了民营企业党组织全覆盖,多次被评为市、区先进基层党组织。“把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骨干”作为党组织助推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上海打造“四大品牌”的重任,春秋集团要拿出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勇气,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奋斗。春秋也将争做航空、旅游领域的排头兵,加快建设民航、旅游的大众化、国际化,推动中国经济取得新成就、形成新优势,助力中国梦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