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起帆电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周桂华
“芸芸众生中,每个人都是平凡的。但在这平凡的身躯中,总有独特的东西,等待着发光的机会。”很喜欢这句话,如果让我给它添上几句,我应该会这么写“年轻人,永远不畏艰辛,只有历练过了,你才会发现最值得视若珍宝的就是你的失败。更重要的是,你们要记得感谢这个时代,是国家的发展和时代的发展才默许了你们的骄傲与不羁。”
下面我要告诉你的是我的故事,一段从一穷二白的农村少年到小有名气的电缆行业的企业家的蜕变历程,一次与历史车轮的美丽邂逅。有人说这样的故事很传奇,不真实。但是我想,故事本身可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否有更多的思考和启发,并让其在现实中迸发出更大的助力。
我,出生于台州一个有八个孩子的农民家庭。那个年代,百废待兴,建设的热情高涨,斗争的情怀满溢。红卫兵窜进大街小巷,街道上到处是大字报。到了我记事的年纪,“贫穷”就像一张沉重的大网遮蔽了原本就捉襟见肘的家。或许就是在这种大环境下,不屈不挠的斗争种子就悄然渗入了我年幼身躯的最深处,等待着发芽。
1979年,从高中毕业之后,我开始在家务农,而后又在一家乡办企业工作。每天两点一线的路程单调得就像家里陈旧的门榫,一开门就磨出令人酸涩的响声。下班后,十口之家就显得愈发拥挤了。看着屋檐上瑟瑟发抖的稻草,我抿紧了嘴唇,暗暗地下了改变的决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改革开放,这是一件令人振奋的大事,我是通过广播知道的。那时候,不管每天晚上有没有吃上饭,都会守着广播收听最新消息。广播,对于我来说,是极少让我感觉充满变化的事物,就像是一位智者,但在面对它的时候,又难免充满恐惧,这种感觉就像是经过一场长途跋涉后的旅者,难以前行。
九年后,经济形势有了比较大的改观,国内市场也开始活跃起来。这时,我决定到“台州电缆”做销售。那时说起“销售”,感觉还很洋气,其实就是正儿八经的“卖货郎”。为了节约成本,我跑过大大小小的街区,只靠一双腿。凭着一股毅力和冲劲,92年时,我幸运地当上了浙江台州电缆厂的销售经理。那时候的我,经过了别人的冷嘲热讽,经过了公司内部的大起大伏,在心态上已然成熟了不少,于是再一次开始对自己一成不变的生活发出了质疑。
二十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个“开放”与“下海”的大时代画卷向世人徐徐展开。封闭了这么多年,一旦思想得到解放,枷锁被打开后,人们迸发出的生活激情不可阻挡。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为了看得见的好日子,许多人纷纷投身其中,甚至有机关高层也进入商海弄潮。我的故事从这开始产生了转折点。
我离开了家乡,和另外2位兄弟一起来到上海。起初,人生地不熟的我们只能想出最笨的办法,骑着自行车在青浦区的商榻镇,挨“家”挨“户”地卖电线。虽然只是做做倒买倒卖的生意,但凭借着自身的踏实、肯干和优惠的价格,也收到了几个小主顾的订单,能从中赚个差价。天气坏的时候,路面湿滑,摔倒了第一反应不是看有没有受伤,而是想着衣服有没有脏,担心待会儿客户见到自己的想法。我心里明白,这样的生意规模并不是长久之计。很快地,昂贵的运输费用使得我们的收入更拘谨起来,再加上拿货和送货的时间差,使得整个交易链条变得又薄又长,像根长皮甘蔗,一折就断。
于是,我提出了一个意见:三兄弟一起合伙办厂,这样一来就直接解决了上面的问题。凭借着先前积累起来的资本和经验,再加上银行的贷款,我们揣着极其激动的心情注册了“上海起帆电缆制造有限公司”。刚刚创业的我们,初生牛犊不怕虎,摩拳擦掌地展望着未来。可过程中的艰辛比我们想象中有过之而无不及——有了工厂却没有足够的工人,有了工人却没有足够质量的产品,之前借贷的资金时间久了被催还。纷繁错杂的事情就好似长了爪似地挠得心中焦躁。怎么办?干上火没有用,得分轻重缓急各个击破。我清楚,这会儿不是在跟其他人竞争,而是一场和时间的拉锯战。
我们从别的厂找了老师傅过来做,并跟着他把制作的工艺过了一遍又一遍,做到烂熟于心。经过精细的检测,我们发现设备老旧是导致产品质量问题的关键。虽然资金紧缺,但我毅然决定换去大半的设备,并将可以修理调试的设备以最快速度恢复并投入使用。另外,初来乍到的工人不仅手艺不精,而且没有合适的师傅带,如果要进行培训,在资金和时间上又是更大的考验。经过反复讨论,我们一致决定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实行“边学边做”的模式。对于一些想来公司的工人实行外厂陪练,也就是说,在手艺没达到规定之前,可以在外厂进行学习,而发放一些补贴;此外,对于一些能够主动跳槽过来的工人给予一定的优惠。
资金的流转问题,可谓是重中之重。如果前面一笔款项还未到账,那么就会对后期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了缓解资金压力,我们只能奔波游走拆借资金,有的时候甚至要拆东墙补西墙,不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欠款的限期。经过几番折腾,终于度过了一大劫难。我心里清楚,不是每一次危机都能有这般幸运,这件事情并不算完,还要深刻地反思。经过几次实践,我总结了一条资金利用原则:不用短期补长期,即不用短期高利贷款去贴补长期的发展。量力投入,并不是保守,更不是停滞不前,而是维护良性循环的关键。
企业的资金需要良性的循环,企业的发展也是。经过了这番波折,我们开始慢慢成熟起来,无论是思想还是心态上,都会反复进行推敲。我深刻地明白,这个时代,国家给了我们一片良好的孕育土壤,我们必定要有相当的自制意识,才能相辅相成。
随着后期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利好政策,本着“诚信、求实、创新、团结”的企业精神,我们的企业也确实慢慢茁壮成长起来。2004年,公司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利用在青浦重固镇工业区的 50亩土地,开建了新厂房。那时,员工的数量达到了100多人。公司改名为“上海起帆电线电缆有限公司”。09年,公司的销售额达到10亿元,再一次地,我们在金山增加了320亩的土地。
17年,公司更名为“上海起帆电缆股份有限公司”,员工数量达到了1000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00多名,年生产能力也达到了近50亿元。同年,起帆也荣获了上海民营制造业企业100强、上海制造业企业100强、中国电缆行业十大诚信品牌等荣誉称号。
c919客机的试飞,把起帆电缆带上了希望的蓝天;“雪龙号”极地考察船再一次的破冰远航,把起帆电缆带入了神秘未知的南极。起帆,用一根根高质量的电缆,一次次前沿的探索,一轮轮精细的检验阐述了精益求进的品质追求,也阐述了对祖国的赤子之心。现在,我们可以有底气地说“起帆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电线电缆企业,在行业内是领头军。”
这样的一个时代,是上天的恩赐,是党和国家的正确方针给予了我们一片天地,允许我们能够用汗水播种,用努力书写新的篇章。也许每个时代的人都会老去,但永远不老的只会是一颗奋斗的心、承担的心、感恩的心。作为企业,我们需要有一颗感恩之心,用实际行动来回报社会。
起帆也确实是这样做的。除了积极向上海拥军优属基金会发起捐赠之外,起帆每年会向“蓝天下的至爱”慈善活动捐赠20万元;同时,起帆也跟企业所在地的秦山村、建农村建立了帮扶结对的关系,并积极为其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在员工的发展上,起帆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不仅为员工提供资金帮扶、系统培训、发展平台,还注重培养员工的社会责任感,每年都会组织员工进行交通志愿服务等。
现在对于我这样一个已近耳顺之年的奋斗者来说,看着自己的企业就像是看着一个大了的孩子。看着国家日新月异的变化,心里多的是一分欣慰,更多的是一分鞭策。鞭策,是力量之源。作为企业,并不能仅仅去享受国家的温暖土壤,而是要学会与这个时代并肩而立,乃至开拓新的时代,并尽力回馈社会。新一代的少年也需要鞭策,少年强则中国强,年轻人是否能成为中流砥柱关系到其能否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发展的车轮能否疾驶未来。
对年轻人,我抱着极大的幸福与期盼。期盼你们能够千磨万击还坚劲,激流勇进,不畏险阻;期盼你们如鹰击长空,奋力拼搏,如鱼翔浅底,自由豁达;期盼你们能够珍惜当下的时光,用睿智和从容书写岁月的痕迹。最主要的,期盼你们能深刻理解幸福的含义。
要知道,在我年少的那个年代,物质贫乏,结婚需要两百二十元的礼金。可是我却只能里里外外凑齐二十元,差的两百元足以令人心急如焚,辗转反侧。可以说,两百元是我以前一年也攒不起而愁湿了汗衫的礼金,而现在,两百元早就已经成为了日常开支;以前,缝三年、补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而现在,各种服装琳琅满目,人们已经不以穿得暖为主要追求了;以前,白米饭伴猪油就能吃下两大碗,现在,忆苦思甜已经成为了一种情怀。
对于现在的年轻人而言,应该对当今所处的时代感到庆幸和感激。要知道,你们现在所焦虑的物质条件,正是那几十年前不可得的幸福;你们现在所惆怅的压力,正是推动你奋发的助力;你们现在所担心的情感,只是牢牢系住你的牵绊。
那么,年轻人,你们是否可以放下更多的枷锁,来追求自己的梦想呢?要知道,脚踏实地,仰望星辰,并不是虚幻的梦,只要你的内心充盈,那么它便真实存在。就让它扎根于你的内心,化作为你的行动,孕育于这个美丽的时代吧。记得不忘初心,心存感恩,砥砺前行!让我们一起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