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其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眼下,民营经济促进法起草工作已经启动。今年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纷纷围绕立法相关内容建言献策。大家期待着,通过法治力量为民营经济发展破除制度障碍,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民营经济促进法的起草启动,让丁佐宏、王煜等来自企业的全国政协委员倍感振奋。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总商会副会长、月星集团董事局主席丁佐宏说:“我们的立法机构已经高度重视我们民营企业,当然还有更多需要立法机构从不同维度、角度、深度关心关注关怀民营企业。”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上海市工商联副主席、春秋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煜说:“民营企业不需要特别的‘照顾’,更多的是一个公平的环境,通过法律把公平从制度上落实下来。”
3月4日下午,上海代表团全体会议讨论通过的代表团议案和建议中,就有一份议案为民营经济发声,直击痛点。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工商联副主席、威达高科技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桐宇举例说:“民营的企业做科创园区,它可能拿到的资金成本就很高,然后对国有的企业来讲,它资金成本就很低,有时候中间可以差一倍。譬如说企业做大以后,可能会有些税收的奖励,或者是有产业政策扶持政策这样的一个安排,对于民营来讲,它就很难拿到。”
不仅是市场竞争存在隐形壁垒,民营企业还普遍面临融资难度大、准入门槛高等困难。周桐宇期待,以立法回应民营经济发展的迫切诉求,保障民营企业平等使用各项生产要素。“比如说市政府的政策,还有人才,还有技术,还有资金的成本等,这些要素都要用法的形式来保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能够拿到跟国有的一视同仁的这样一个待遇。是增强信心,然后增加预期,也是对未来开创一个新的充满活力的经济局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
全国政协委员、国浩律师(上海)事务所合伙人吕红兵今年也带来一份提案,呼吁从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明确“落下来”:“譬如说平等准入,这是解决‘玻璃门’的问题,民营企业家讲‘看得见、进不去’。公平竞争,解决‘旋转门’的问题,限制竞争、垄断行为要规范,地方保护、市场分割、指定交易不允许等。政府支持,解决一个‘天花板’,通过政府支持、财政、税收、规划、人才、金融等综合性支持,让民营企业成长为参天大树,让它不要有天花板。”
营造公平、可预期的营商环境,还要向恶意阻碍正常经营的行为坚决说“不”。吕红兵的提案中特别提到,“对于办案机关侵害民营企业及企业家合法权益的行为,要依法严肃追责。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总商会副会长、上海来伊份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郁瑞芬的提案则聚焦恶意打假。她说,一些以打假为名、行牟利之实的举报,越来越呈现团伙化、专业化特征,诸如一对父子3年内49次举报“拍黄瓜”,购买100杯奶茶举报“最好喝”的广告表述等,显然已背离正常的消费行为。“对这个行业当中存在恶意打假、恶意投诉等的,其实对于品牌对于连锁行业的发展还是有一定制约、一定影响。我们呼吁用法治更好地来规范那些恶意的打假跟投诉。”
为民营企业办实事,鼓足劲,立法是关键一招,但远不是全部!归根到底是持续建设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政策稳定、透明、可预期了,市场主体的活力自然会喷薄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