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市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增值税最终将全面取代营业税,这是未来中国税制改革的方向。实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税制改革,对民营经济有什么重要意义?答曰:税改将促进民营企业经济持续发展。
税改:意义重大
实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税制改革,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宏观经济和公共政策问题,宏观税负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民间投资、消费激励、企业和居民负担。中国宏观税负在2009年达到了30%,这一水平,伤害了经济增长。
适度降低整体税负水平,尤其是从营业税等税种入手,进行税收结构调整,减轻民营企业税负重担,促进第三产业也就是促进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将有利于中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第三产业包括流通和服务两大部门,具体分为四个层次:一是流通部门: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商业饮食、物资供销和仓储业;二是服务部门:金融、保险、地质普查、房地产管理、公用事业、居民服务、旅游业、信息咨询服务和各类技术服务;三是科教文卫部门:教育、文化、广播、电视、卫生、体育、科研、社会福利事业;四是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警察、军队等。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意义,主要是四个有利:有利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提高国民经济素质和综合国力;有利于扩大就业,缓解中国就业压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小康。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对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化经济的一个必要特征。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有利于完善税制,消除重复征税;有利于社会专业化分工,促进三次产业融合;有利于降低企业税收成本,增强企业发展能力;有利于优化投资、消费和出口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发展。
国务院同意《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方案》,明确从2012年1月1号起在上海市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行业,开展营业税增收改增值税的试点。这是继2009年全面实行增值税转型之后,货物劳务税收制度的又一次重大改革,也是一次重要的结构性改税。
内容:谨慎选择
营业税改增值税,包括在现行增值税17%和13% 两档税率的基础之上,新增11%和6% 两档低税率,交通运输业是11%,研发和技术服务、文化创业、物流辅助、鉴证咨询等现代服务业是6%。这并非简单的税制变换。我国积累了长期对西方国家税制的观察和研究,尤其结合30年改革开放的现实,才慎重提出这个重大举措。为了平稳改革,中央选定了上海为试点,展示税制改革的示范性,为全面实施改革积累经验。
1954年,法国率先开征增值税,成功地取代了营业税,通过销项税与进项税抵扣机制,让纳税人只需为产品增值部分纳税,成功地解决了营业税中重复征税问题。目前,世界上已有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征了增值税。
1979年,我国引入了增值税,最初在上海、柳州2个城市,对机械加工等5类货物进行试点;1984年推广全国,范围扩大至12类货物;1994年开始,增值税扩大到所有货物和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对于其他劳务、无形资产和不动产仍然征收营业税。这样,出现了既增收增值税,又增收营业税项目,这种弊端打断了原来完整的增值税抵扣链条,对于征收营业税项目来说,出现一个重复征税现象。只要有流通环节就要征税,流通环节越多,重复征税现象就越严重。
我国公共服务难以均等化的深层次原因是,税收制度是以增值税、营业税为主体的间接税体系,这也是造成经济发展方式粗放、难以实现实质性转变的重要原因。这种税收体系是鼓励各地上项目、办企业,特别是搞产值大、税收多的重化工业项目。
目的:解决弊端
目前,我国税制体系中,主体是三大流转税和企业所得税,增值税为我国第一大税种。根据2010年11月份数据显示,增值税占整个税收收入27.9%,三大流转税占整个税收税收65.88%。以增值税为主的流转税,在经济发展方面存在诸多弊端:
一是流转税税率设计为比例税率,以增值税为主的流转税在筹集财政收入、调节产业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增值税在调节贫富差距、进行二次税收分配方面作用微乎其微。这种税收调节方式,导致政府热衷于投资第一二产业,冷淡第三产业,投资第一二产业,容易得到高税收,加剧了产业结构的不合理。
二是流转税计税依据价格为基础,税负呈现转嫁性,以增值税为主体的流转税通过高价格,将税负转嫁给消费者,一定程度上推高了物价,提升了物价指数,形成了通货膨胀压力。
三是增值税与营业税划分范围不清楚,存在重复征税现象。主要是涉及劳务、建筑、服务行业。对建筑业,按照3%的税率征收营业税,所用的原材料已经按照17%的税率征收了增值税,营业税没有抵扣。这样,对建筑业存在重复征收营业税和增值税。
四是三大流转税以国务院条例形式开征,税法权威性和发挥功效大打折扣。税收作为一柄“双刃剑”,功能的充分发挥总是与税收立法的完善程度有着密切关系。税收实施细则是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制定,执行过程中的各类问题也由这两个部门解释,一方面不利于税法稳定性和可预测性,另一方面做出的解释也是按照有利政府原则进行。
因此,不管是完善税制结构,还是发挥税收调控经济、进行二次分配的重大使命,进行增值税改革刻不容缓。同时,进行增值税改革,可以做到通过降低物价真正还利于民,比如商品和服务可能降价。
前一段时期,一些地区曾经出现蔬菜等产品因长途运输而导致价格上涨。这次国家明确提出:要解决货物和劳务税制中间的重复征税问题,率先在上海交通、运输和部分现代服务业等开展试点。随着这些行业税率的降低,经营成本将降低,会使相关产品的服务价格随之降低。
民企:优化税收环境
民营企业发展,离不开一个好的外部环境。多年来,民企生存和发展存在较多问题。一方面,多层执法、多头管理,不合理的收费、摊派、罚款等,加重了民营企业的税外负担;一方面,扶持民企发展的税收政策尚不完善,现有的优惠政策在具体执行时,存在有利于国营而不利于民营。
整顿各种税负,加快改税步伐,为民营企业平等竞争创造良好的宽松环境是当务之急。民营企业的各种税负过多过高,缺乏公平竞争的环境,合法权益屡遭侵犯,不合理负担不堪重负,不少民营企业因负担过重而被迫停业外迁。
税收是政府进行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税收环境的好坏对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产生着重大影响。在发达国家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多种措施中,税收政策是一个重要方面。民营企业发展和管理的现状,决定了我国有必要进一步运用税收手段,从政策、征管、服务等层面上,加大对中小企业服务和扶持力度,建立有效的税收调控机制,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
对民营企业的税收政策扶持,要立足于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遵循国民待遇原则,特别要让民营企业、国营企业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为取向,对不同类型的中小企业,实行统一的税收待遇,以免出现新的不公平。
上海市的增值税征税范围,除了与全国相同的销售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和进口业务以外,自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市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
“营改增”试点中,交通运输业包括陆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部分现代服务业包括研发和技术、信息技术、文化创意、物流辅助、有形动产租赁、鉴证咨询。试点范围暂不包括建筑业、邮电通信业、销售不动产等行业,以及餐饮、娱乐等服务业。
“营改增”总体目标是“整体减税”,营业税具有“道道征收,全额征税”的特点,增值税则为“环环征收,层层抵扣”,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对每一环节的增值部分征税,与原营业税全额征税相比,税负总体会有所减少。人们可以相信,随着税负逐渐减轻,民营企业经济亦将随之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