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九游会平台

【市工商联团体提案】进一步发挥市场主体活力 构建全球创新网络枢纽

信息来源: 调研部、宣教部  |  发布日期: 2018-02-23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确立了上海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的发展目标。上海市第十一届党代会工作报告在描述愿景时提出,上海要成为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

成为卓越全球城市的重要标志就是要成为全球顶尖创新城市。创新城市除了自身有强大创新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成为全球创新网络中的重要节点,这与上海包容开放的“海派文化”一脉相承,也是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优势。上海要成为全球创新城市就是要将这个优势进一步凸显,在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同时,重点构建全球创新网络枢纽功能,使上海成为汇聚国内外创新资源最丰富、覆盖各创新环节的市场化机制最完善、实现开放式创新模式最便捷、专业化创新服务体系最高效的创新中心之一。

一、上海民营经济在卓越全球城市和全球科创网络枢纽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上海民营经济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作用。2012-2016年,上海新设民营企业增长88.9%,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36%,税收增长48.1%,消费增长57.2%,进出口总额增长15.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8%。截至2016年底,本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占比达26.6%,民营经济税收占比达33.8%,民营科技企业占全部科技企业户数的比重约94%,近半数的专利授权量由民营企业获得,民营企业新增就业的人数占比超过70%,新设民营企业户数占比达96%

上海民营经济在建设卓越全球城市和全球科创网络枢纽中的作用体现在:一是成为扩大创新投入的重要力量。市工商局数据显示,上海每6家新注册的企业中就有1家从事科研与技术服务,2016年上海科研与技术类新设企业占所有新设企业的18%,位列第三。二是成为吸收全球人才的重要载体。2017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显示,私营/民营企业就职的比例明显增加,成为吸纳海归就业的最大载体。三是成为并购全球先进技术的重要主体。民营企业到国际上并购高新技术企业,是实现区域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整合全球技术创新资源、通过集成创新开创全球共创空间的有效途径。四是成为构筑开放创新网络的重要节点。企业与供应商、零售商、九游会平台的合作伙伴、竞争对手和科研机构等外部资源与企业内部的资源有效地整合,从而进一步构筑上海开放式创新格局。五是成为提升城市创新活力的重要因素。创新和创业都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而民营经济所体现的活力与创造力是打造卓越城市经济建设中最理想的试金石。

二、相关建议

目前,上海民营经济在卓越全球城市和全球科创网络枢纽建设中,有些作用发挥还不尽如人意,主要体现在:一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原因,如企业创业创新理念不足,企业自身创新能力有限,代际交替导致创新信心不足,发挥企业家创新精神存在制约等。二是外部创新环境的原因,如分层式的创新生态系统、开放式的创新功能、国际化的创新资源、专业化的创新服务体系等都尚需进一步完善。为此,提以下建议:

1.重筑新“海派文化”,打造开放式创新格局。一是进一步弘扬上海开放包容的海派文化,以“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原则,打造功能完善的全球创新网络节点城市。二是兼顾好“精英创新”和“草根创新”,着力培育和倡导“车库”文化、创客文化等创业文化风尚,在创新政策的“普惠性”和创新环境的“包容性”这两个方面下功夫。

2.支持民营企业进一步增加科技研发投入。一是扩大企业所得税中研发经费加计扣除范围,如企业职工教育经费、购买专利产品等;在所得税征收中,计提部分风险准备金、技术开发准备金。二是争取设立民营科技银行、完善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等商业孵化机制,引导更多社会资本进入创新领域。

3.为民营企业引进全球创新人才提供支撑。一是探索建立上海人才研究院,系统研究本市人才发展战略、人才管理思路、人才吸引政策等。二是完善“千人计划”等人才政策,创新全球人才集聚方式,通过离岸创业、自然人流动等方式,打造上海人才高峰计划。三是加大新生代民营企业家培养,加强民营企业代际传承服务,加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外引内育。

4.鼓励民营企业通过并购构筑全球研发网络。一是围绕上海“一带一路”桥头堡建设,探索与世界顶尖学府合作建立创新研究院,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内建立全球化并购中心,推进全球化创新资源并购。二是通过专项资金、优惠贷款、外汇便利等,鼓励企业以资本手段,积极实施海外企业并购和建立海外研发实验室。对民营企业海外先进技术再创新和产业化给予支持。三是搭建各类平台,如举办国际产学研合作论坛或跨国技术转移大会,推进企业技术需求与海外科技资源对接。

5.引导民营企业总部和研发功能总部集聚上海。一是搭建平台、完善政策,吸引外省市民营企业将研发功能总部落户上海,在沪设立具有独立法人的研发中心。二是在本市孵化的细分行业隐形冠军、专精特新企业在产业化转移过程中,引导其将研发总部留在上海,并享受总部经济相关政策。


网站地图